首页

优美网奴隶岛

时间:2025-05-29 16:42:21 作者:国台办:决不允许任何势力把宝岛变成“地狱” 浏览量:29356

  中新网3月1日电(中新财经记者 李金磊)3月1日起,2023年度个税汇算正式开始了。一些纳税人可以申请退税,也有一些人需要补税。

  2023年度个税汇算开始

  2023年度个税汇算办理时间为2024年3月1日至6月30日。简言之,就是在平时已预缴税款的基础上“查遗补漏,汇总收支,按年算账,多退少补”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纳税人如需在3月1日至3月20日之间办理年度汇算,可在2月21日至3月20日每天的早6点至晚22点登录手机个人所得税APP进行预约。

  个税APP显示,截至2月29日,3月1日-3月3日已经约满了。

  如果你不着急的话,无需抢在前几天扎堆办理。3月21日至6月30日,纳税人无需预约,可以随时办理。

  个税APP截图。

  哪些人需办理汇算?

  一般来讲,只要纳税人平时已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不一致,都需要办理年度汇算。依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相关规定,需要办理年度汇算的情形分为以下几类:

  第一类是预缴税额高于应纳税额,需要申请退税的纳税人。依法申请退税是纳税人的权利。只要纳税人预缴税额大于纳税年度应纳税额,就可以依法申请年度汇算退税。

  第二类是预缴税额小于应纳税额,应当补税且补税金额超过400元的纳税人。

  第三类是因适用所得项目错误或者扣缴义务人未依法履行扣缴义务,造成2023年少申报或者未申报综合所得的纳税人,应当依法据实办理汇算。

  应退或应补税额=[(综合所得收入额-60000元-“三险一金”等专项扣除-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-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-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)×适用税率-速算扣除数]-已预缴税额

  人民币资料图。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

  享受哪些税前扣除?

  下列在2023年发生的税前扣除,纳税人可在汇算期间填报或补充扣除:

  (一) 减除费用6万元,以及符合条件的基本养老保险、基本医疗保险、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扣除;

  (二) 符合条件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、子女教育、继续教育、大病医疗、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、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;

  (三) 符合条件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、商业健康保险、个人养老金等其他扣除;

  (四)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。

  纳税人与其配偶共同填报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、子女教育、大病医疗、住房贷款利息及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的,以及与兄弟姐妹共同填报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,需要与其他填报人沟通填报扣除金额,避免超过规定额度或比例填报专项附加扣除。

  需要注意什么?

  根据财政部、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《关于延续实施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》,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可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、实施按月单独计税的政策延至2027年底。

  因此,中新财经提示,在办理个税汇算时,年终奖需要在单独计税或者全部并入综合所得计税之间做出选择。

  不同的计税方式会影响纳税金额,可以通过个税APP分别计算一下,选择更划算的计税方式。

  另外,补税必须要补。汇算需补税的纳税人,汇算期结束后未申报补税或未足额补税的,一经发现,税务机关将依法责令限期改正并向纳税人送达有关税务文书,对已签订《税务文书电子送达确认书》的,通过个税APP及网站等渠道进行电子文书送达;对未签订《税务文书电子送达确认书》的,以其他方式送达。同时,税务机关将依法加收滞纳金,并在其个人所得税《纳税记录》中予以标注。

  所以,广大纳税人要依法办理个税汇算,避免影响自己的纳税信用。(完)

【编辑:岳川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上海市消保委:强制收取外卖打包费影响公平竞争损害消费者权益

数据统计,2024年中国科技及耐用消费品市场呈现出加速回升的态势,预计全年营业额将超过22亿元,同比增长约5%。特别是“以旧换新”政策以来,电子科技消费品市场回升动力强劲。

哈里斯选择明尼苏达州州长沃尔兹为其竞选搭档

挺身望世界,以国际视野连接中外。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刘杨声,以经济学家、投资人的身份宣传中国发展,并长年关注地缘政治、环境保护等领域,在西方主导的话语环境中为中国发声;作为首位获得中医博士学位的外国医生,迪亚拉曾在云南培训了数千名乡村医生,为中医宣传推广、中非友好交流作出贡献;成都大学泰国籍留学生王远,作为首届“国际学生讲草堂”项目志愿者,以跨文化视角讲述中国故事,还担任了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火炬手……他们,怀揣着“四海之内皆兄弟”的理念,将青春华章写在世界舞台上,将实干的脚步踏在文明互鉴的征程上。

东西问·中外对话|“我们不应该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”
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吉臻在研讨会上表示,推动新能源与传统能源融合发展对能源系统平稳转型和“双碳”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支撑作用,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更大范围内能源资源优化配置、保障能源安全和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环节。他强调,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应用及技术路线选择都要以“清洁低碳、安全充裕、经济高效”为前提,在今后一段时期内,传统化石能源将发挥兜底保供和灵活性调节作用,对新能源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支撑。

儿童实验玩具须守住安全底线

3月11日电(陈彩霞 孟湘君)“2024年的中国全国两会重点,除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系列议程外,我最关注的是政府工作报告。”巴基斯坦前驻华外交官、巴基斯坦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所“一带一路”和全球治理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哈桑·达乌德(Hassan Daud)在接受中国新闻网专访时表示,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,进一步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动力。

李家超:香港各项盛事不绝 带来“人气”和“财气”

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程建平:弘扬教育家精神,要有言为士则、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,这是教师内在性的精神领悟和外在性的精神呈现,是教师高度自觉的精神追求,也是教师精神风貌和家国情怀的展现。为师者必须以德为先,高尚的师德情操是做好教师的根本,要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,按照“四有”好老师要求,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,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,做学生为学、为事、为人的大先生,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,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